石家庄市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,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

作者来源:中国涪陵网   七喜28
网址:http://www.tmgzoyw.cn/a/www.bjhssd.cn/

语音朗读:

          重点推荐:2017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生技与健康照护小组论坛举行

            址坊镇党委书记潘厚君出席会议并讲话,会义由址坊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李文涛主持。这种方法简单易行,但是需要注意不要用力搓洗,以免破坏蓝莓的外皮。坚持结果导向,进一步完善电商村产品清单和人才清单;坚持成果运用,在电商村创建和乡镇网红孵化整体推进的基础上,以电商村创建为契机,把本地特色优质农产品通过电商推出去,把人民群众所期望的好产品买进来,切实通过电商畅通乡村经济发展渠道,增加群众收入。

            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发红、全身发痒、口舌发麻等症状,也被称为菠萝病。服务的对象,主要是第七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400强项目中仍未在杭州落地的项目。

            医学影像学药物临床试验数量共11项,为近年来最多。在G2504杭州绕城高速公路(含)及以内区域所有道路,浙A号牌小型、微型载客汽车按机动车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,实行“单日单号、双日双号”通行,禁止非浙A号牌的小型、微型载客汽车通行。

            这场雨过后,我们离秋天会更近一步了。我们手术队尽量往前线靠,争取为受伤的战士早点做手术,让他们能得到及时治疗。

          2017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生技与健康照护小组论坛举行

          2023-09-18 08:15:40 来源:河北日报

          字号
          • 超大
          • 标准

          石家庄市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,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

          “养老床位”搬回家 专业服务送上门

          一张设置在自家卧室的养老床位,让石家庄失能老人安芝来的生活发生了变化。

          床边有应急按钮,智能监护床带能监测各种突发情况,护理员定期上门免费服务……“自从去年申请了家庭养老床位,老人得到了更专业、更全面的照顾,在自己家就享受到养老院的服务。”安芝来的儿媳焦会贤说。

          如今在石家庄,4500位老人像安芝来一样,拥有了家庭养老床位。

          家庭养老床位,依托有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,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,为特殊人群提供“类机构”照护服务。

          2021年、2022年,我国连续两年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。石家庄市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,在我省率先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,2022年建设床位3500张,今年又新增1000张。

          在自己家就能享受养老院服务

          “阿姨,我是小崔,今天来给叔叔量一下血压、血氧。”8月29日上午9时,河北普爱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服务人员崔祎伟敲响了杜香荣家的大门。

          杜香荣的老伴今年75岁,2020年因为脑梗成为植物人,在床上一躺就是三年。随着年龄不断增大,杜香荣照顾老伴越来越吃力。

          今年4月,从社区得知老伴这种情况可以申请家庭养老床位,杜香荣第一时间报了名。

          家,还是原来的家,但又有些不同——床上铺上智能床带,能监测生命体征数据,服务人员可以实时掌握老人情况;床下垫着充气床垫,可以防止褥疮;卫生间马桶旁、淋浴处安装了辅助把手,防止滑倒。

          家庭养老床位带给老人的变化,还不止这些。

          “我们每月上门服务4次,基本上每周一次,为老人测量血压、血氧等生理指标,查看日常服务记录,如果发现老人身体情况异常,会及时告知家属并建议去医院就诊。”崔祎伟告诉记者。

          “重度失能老人住进养老院,能得到更全面的护理,但费用较高,想在家养老,却又缺乏专业护理能力,陷入这样‘两难’的家庭不在少数。”石家庄市民政局副局长黄少华介绍。

        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石家庄市共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2万人,老龄化率为18.04%。

          截至2022年底,石家庄市268家养老机构共有床位3.6万余张,实际入住老年人1.5万余人。也就是说,绝大多数的石家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。

          “设立家庭养老床位,相当于把养老院的床位搬进家中,为‘不愿住’‘住不起’养老院的居家老人提供刚需照护服务。”黄少华说,今年,石家庄市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对象范围从特殊困难人群扩大到80周岁以上高龄或60周岁以上重度失能的老年人。

          那么,家庭养老床位如何申请和运行呢?

          记者了解到,石家庄市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向居(村)委会提出申请,经过家访、评估、签约、建床、验收等环节后,由民政部门筛选出的有资质的服务机构,根据老年人意愿和需求,提供家庭养老床位服务。

          智慧赋能 危急时刻快速救助

          “嘀嘀嘀……”不久前的一天上午,河北普爱智慧养老系统传出刺耳报警声,同时,客服平台出现红色弹窗。

          弹窗信息显示,家住石家庄市桥西区的84岁老人吕炳辰按响了家庭养老床位的一键报警,发出求助。

          信息同步传到了吕炳辰的服务人员王雪娇手机上,她立即致电老人的家人了解情况,得知老人独自在家,急忙带着血氧仪、血压计等奔向吕炳辰家。

          “小王,你快帮我看看,吃了降压药后感觉胸闷气短,心里有些害怕。”看见王雪娇来了,吕炳辰松了一口气。

          量血压、询问用药史……王雪娇仔细检查,发现老人是因服用过量降压药导致的胸闷,便扶着老人到床上休息,并留下来观察老人情况。

          “多亏你们来得及时,我们在外面办事,刚才接到电话吓坏了。”不一会儿,儿媳谢艳敏气喘吁吁地赶回家,看到老人已经恢复正常,心里的石头落了地。

          像吕炳辰一样,因智能监测设备得到紧急救助的老人不在少数。

          “我们通过应用智能产品,动态监测老人情况,对老人的血氧、血压、血糖等身体指标纳入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测。”王雪娇告诉记者,如果发现老人离床时间过长或者有心率异常、呼吸暂停等情况,后台会主动报警,提醒相关人员及时联系老人或家属。

          记者翻阅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设施设备清单发现,4G呼叫和实时监测是必选项,每个申请家庭养老床位的家庭都会配备智能监测设备。

          一个呼叫终端,一台红外感应设备,一个24小时服务平台,让老人在危急时刻能得到快速救助,避免发生意外。

          张素君老人突感胸痛,智能监测设备发现异常后报警,护理员很快赶到家中,老人做完心电图并吸氧后,胸痛明显缓解;刘富亭老人突然浑身冒虚汗,按下呼叫器不一会儿,护理员上门量血压、做心电图,妥善处理后,老人情况稳定下来……

          “目前,在普爱平台建立档案录入信息的老人有1400位,服务覆盖20多个街道,累计上门服务4万次。”河北普爱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经理王娜介绍。

          “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干,以一张床为载体,家庭养老床位通过智慧赋能,守护老人安康。”石家庄平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张毅说,除了智能监测外,他们还为服务的119个家庭养老床位的老人建立了专属的照护微信群,群内有老人家属、照护小组人员,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线上沟通。

          黄少华告诉记者,随着4500张家庭养老床位投入运营,石家庄市民政部门将把家庭养老床位纳入重点监管范围,对服务内容、服务规范和服务安全进行全方位、智能化监管,确保家庭养老床位24小时服务响应。

          精准匹配 满足个性化需求

          拔出旧管,打开胃管包,把液体石蜡油倒在纱布上……

          “叔叔,您配合我啊,开始做吞咽动作。”刘君轻轻将胃管置入,边操作边细声嘱咐着。

          8月18日上午,石家庄平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员刘君顺利地给池华更换了胃管。池华今年68岁,因为两次脑梗导致重度失能,只能依靠留置胃管进食。

          “胃管一个月就得换一次,以前去医院更换很不方便,不仅要有专门的车辆接送,还得好几个人陪同。”池华的老伴魏英告诉记者,自从去年申请了家庭养老床位,服务人员每周上门,会仔细检查胃管的使用情况,需要更换时能及时处理。

          “更换胃管的费用可以用重度失能老年人养老护理补贴来支付,我们不用花一分钱。”魏英满意地说。

          黄少华介绍,家庭养老床位的服务人员不仅能提供理发、助浴、助洁、康复训练、代购代缴等免费的基础服务,还能根据老人不同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需求,提供更换胃管、更换尿管、压疮护理等个性化的家庭照护服务。

          临床护理(血糖检测)、助洁(清洗衣物)、精神慰藉服务(上门探访)……在普爱养老大数据指挥中心,记者看到,市内四区的服务订单在屏幕上滚动出现,系统实时给服务人员分配订单,及时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。

          不方便出门又需要买药,服务人员会帮着买药、配药、送药;护理垫急缺,APP上下单后,新的护理垫很快送上门……

          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推进机构、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,创新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服务模式,为老年人打造更加舒适、便利的居家养老环境。”黄少华说。

          记者了解到,今年,唐山、邯郸、衡水、邢台等多地也开始探索家庭养老床位建设,将不断满足我省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,把家庭打造成“没有围墙的养老院”。(河北日报记者 刘荣荣 赵泽众

          编辑:刘晓婷
          责任编辑:尚燕华

          热新闻

          热视频

          媒体矩阵

          赏帮赚
          无障碍浏览